外贸预警

进口纺织类产品不合格的原因分析

2017-09-04  来源:   点击:1458

   中纺瑞通过对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2017年5月及2017年6月进口工业产品不合格清单分析整理,得出导致纺织类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 色牢度不合格
   有时家里添置的新衣服裤子会出现洗洗就掉色的情况,一起放洗衣机里的衣服被其他衣服染了色的情况,这应该都是色牢度有问题的表现。(特殊工艺除外)
   所谓染色牢度(简称色牢度),是指染色织物在使用或加工过程中,经受外部因素(挤压、摩擦、水洗、雨淋、曝晒、光照、海水浸渍、唾液浸渍、水渍、汗渍等等)作用下的褪色程度。
   色牢度不合格不仅影响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而且染色牢度不达标的服装容易通过汗水、摩擦等导致染料从纺织品转移到人体皮肤上,染料的分子(部分染料会分解出致癌的芳香胺物质)和重金属离子等都有可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而危害健康,直接涉及人体的健康安全。
我国对一般纺织产品的色牢度要求,都应在3以上。
   2. pH值不合格
   pH值即酸碱度,在服装中指面料的酸碱程度,因为纤维需要强酸才能染上色,棉需要碱才能染上色,所以服装在出厂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水系或酸碱中和,否则就会出现pH值不和的问题。
   pH值问题不容易被察觉,pH值不合格的服装与人体直接长时间接触,可能将导致皮肤表层的天然屏障遭到破坏,人体本身中性偏酸性的皮肤受到刺激,产生灼伤感,滋生细菌,引起疾病。
   我国对不同人群产品的值会有不同的要求,《国家纺织品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18401)中明确规定,婴儿纺织产品的pH值应在4.0-7.5之间,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的pH值应在4.0-8.5之间,而费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的pH值应在4.0-9.0之间。
   3. 镍释放量超标
   镍作为金属元素,一般出现在合金中,有服装产品中用作金属配饰,如钮扣、拉链、铆钉、金属耳环、项链、戒指等。有些人对镍会产生过敏性反应,如果长期接触含镍的饰品,就会对皮肤产生严重的刺激,更甚者会出现镍皮炎、呼吸道损害等中毒现象。
   4. 细菌总数超标/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霉味和霉斑现象
   细菌和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细菌如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霉菌等多种条件致病菌,它们不但是能引起腹泻、口腔、中耳炎感染等疾病的罪魁祸首,而且让你的皮肤长斑长痘的幕后黑手,尤其是在儿童、老人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更是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5. 纤维成分含量不符
   纤维成分含量不符主要是由企业在购买原材料时对纤维含量的重视程度不够,或是有部分企业对标准不了解导致。
根据国家标准GB/T 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如有下列款项之一存在,则判定为纤维含量标识不合格:
  • 没有提供纤维含量标签;
  • 没有提供纤维含量耐久性标签;
  • 没有采用纤维的标准名称;
  • 没有标明产品中应标识的各纤维的具体含量;
  • 纤维名称与产品中所含的纤维不符;
  • 纤维含量偏差超出规定的允差范围;
  • 同件产品的不同形式标签上纤维含量不一致。
   6. 甲醛超标
   服装在树酯整理的过程中都要涉及甲醛的使用。服装的面料生产,为了达到防皱、防缩、阻燃等作用,或为了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或为了改善手感,就需在助剂中添加甲醛。用甲醛印染助剂比较多的是纯棉纺织品,因为纯棉纺织品容易起皱,使用含甲醛的助剂能提高棉布的硬挺度。
含有甲醛的纺织品,在人们穿着和使用过程中,会逐渐释出游离甲醛,通过人体呼吸道及皮肤接触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症,还会对眼睛产生刺激。甲醛能引发过敏,还可诱发癌症。
   7. 产品无中文标签/安全标识标签标注缺失/无安全类别及其他中文标识
   所有在中国市场上流通的纺织服装产品需要具备中文标签,标签非常重要,它是一种向消费者传达产品的性能、组成、质量状况、使用方法、洗护方式等信息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