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定制是生产方式革命还是营销手段?
2016-12-06 来源: 点击:2285
“个性化定制”从去年说到了今年,从奢侈品说到了快时尚。Gucci、Ralph Lauren、Burberry、Fendi、耐克、优衣库都陆续推出了自己的定制服务。耐克CEOMark Parker的说法可能代表了它们的普遍观点:“往后10年,行业创新最有可能催生的就是个性化产品。不仅从功能上、审美上为你做出改变和创新,还包括今天我们做不到的全新的生产方式。”
对此,纽约时报时尚专栏作者Vanessa Friedman在不久前也曾撰文感叹说:“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被鼓励去掌握自己的命运和挑战既有制度的权威:起初是医学界、教育界,现在则是服装界。独裁时代已经结束,设计师谦卑的世纪已经到来。”
但个性化定制生意真的那么好做吗?
两年前,1962年创立的日本女装牛仔品牌Betty Smith也推出了自己的定制品牌Denim Works。
在时尚品牌的个性化产品中,牛仔是一种经常出现的面料。比起其它面料,牛仔的定制大到颜色、制作年份、剪裁方式,小到水洗、补丁、铆钉和印花,操作更流程化,选择范围也更广。我们之前报道过的高端牛仔品牌Notify、伦敦牛仔品牌M.i.hJEANS看中的也都是这一点。
Betty Smith位于日本冈山县仓敷市的儿岛。这里被称为“牛仔裤小镇”,原本以染布、纺织及制衣技术的著称,二战后受到美军带来的文化影响,慢慢转移成了加工、代工生产美国牛仔服饰的一个集中地区。
这个有54年历史的品牌从2003年起其实已经开始提供定制服务,不过那时的主要目标消费者是游客。“那么多人慕名到儿岛来了解牛仔文化,肯定会希望带走一些只能在这里买到的牛仔产品。我们有工厂、技术和人,为什么不做呢?”Betty Smith总裁Yasuhiro Oshima说。
游客的定位从后来的市场反馈看来很准确。Betty Smith每年会接到1500-2000个定制订单,提供该服务的店铺也在2007、2010和2011年扩展到伦敦、香港和首尔。为这块业务成立一个独立品牌显得顺其自然。
根据以往的经验,新成立的子品牌Denim Works将目标受众扩展到了40岁以上,60%至70%为男性。价格从3.1万日元起(约1900元人民币)起,顾客可以选择网络下单,或直接到该品牌分布在全日本的100多个裁缝店接受服务。根据官网介绍,订购流程分成6步:听店员介绍、测量身材尺寸、选择布料、选择牛仔裤的几个基本组件、确认是否要增加几个可选的处理流程、填写订购单。另外,为了保证质量,DenimWorks每天只接受5个订单。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Yasuhiro Oshima并未将Denim Works看作公司的主营业务。大部分盈利其实还是来自一套成衣牛仔裤定价1.3万日元(约800元人民币)的主线Betty Smith。
3年前成立的另一个定制牛仔品牌Bonum也抱有同样的看法。这个品牌同样隶属于一家已经拥有数个多品牌连锁店的服装品牌Baycrew’s。它们在店铺后部设置了一个工作室,提供不同程度的定制服务——你可以以1.6万日元(约980元人民币)的价格买走一件用旧牛仔裤“改造”后的新衣,或者选择3万日元(约1835元)的完全定制服务。
目前,Bonum的顾客大部分在30岁左右,1.6万元“旧衣改造”的概念也使其吸引了与Denim Works完全不同的受众——60%为女性。
但和Yasuhiro Oshima一样,Bonum总监Hideto Mori在接受WWD采访时特别指出:“顾客们喜欢直接从工作室买衣服,但这只是我们提供的服务之一。定制牛仔对于品牌来说有好处,但你只靠这一项业务是无法存活下去的。”
就在去年底,运营了6年的线上牛仔定制品牌Getwear宣告倒闭。创始人Yaakov Karda在smashingmagazine.com上发表了一篇长文总结这门生意为什么失败。除了前期投入资金过多、扩张过快、市场定位有误等原因之外,Yaakov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人们对于定制的需求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大。
“大规模制作的牛仔裤一般定价在15至40美元,设计师牛仔裤的价格则可以高至150美元。我们选择了99美元这个中间价格,但事实是,在线定制牛仔的人并不多。高端定制可以高度依赖回头客,但普通人并不愿意花工夫自己设计衣服。想想看,我们几个创始人自己都没有用过定制服务。”
到现在,也的确没有一家专营牛仔定制的大众或线上品牌成功过。Levis’s高层创业成立的定制品牌INDiDustom Denim,以及两个类似的创业公司OriJeans、Tribe Jeans,都在2014年倒闭。Levi’s早在2004年开设的一项定制牛仔服务OriginalSpin也已关门大吉。
在这一点上,Vanessa Friedman的一句话也是最好的总结:“我们的衣柜中都藏着过去令人尴尬的穿衣选择,但DIY设计增加了暴露个人不佳品味的风险……在让消费者发声和制造噪音之间,还是有着分明的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