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企业着力培育新优势
2016-05-04 来源: 点击:1512
当前,纺织服装行业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整合,正在逐步完成优胜劣汰。许多企业加大了对尖端设备的投入和升级改造,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通过改变增长模式,从以往注重数量的粗放型增长向注重质量和效益的集约型增长转变。
“我们现在日子过得不太好啊。”在第119届广交会上,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张新民对记者开门见山地说,“企业普遍反映,纺织服装出口面临多重压力,形势不容乐观。”
面临压力
去年,我国外贸再次遭遇“寒流”,出现自2009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6年来的首次进、出口双降。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代表,纺织品服装首当其冲,全年出口下降4.9%,进口下降3.5%。
张新民表示,与2009年不同,2015年出口下降更多缘于我国传统出口优势消失与内外部不利环境叠加导致的结构性下跌,进口下降则主要应归因于国内经济增长放缓、需求不足。
今年一季度,我国纺织服装进出口继续保持下降趋势,出口566.4亿美元,下降5.3%;进口53.2亿美元,下降12%。
各大市场出口全面下降。对三个传统市场欧盟、美国和日本出口分别下降9.2%、0.3%和4.5%,对新兴市场东盟、中东、非洲、拉美也分别下降8.6%、1.3%、7.5%和25.9%。“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劳动力短缺矛盾日益突出。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在过去10年增长了三倍多,目前沿海地区纺织业用工成本已超过每月4000元人民币。”张新民说。
此外,自2012年以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已连续三年以每年二三百万的速度下降,劳动人口数量进入下行轨道,劳动密集型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与此同时,纺织服装制造业对年轻一代的农村劳动力越来越缺乏吸引力,招工难、招熟练工难成为大多数生产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世界自贸区的整体格局看,中国在美、欧、日三大市场都没有免税的待遇,使得我国企业在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而我国主要竞争对手在相同市场中均享有不同程度的优惠待遇。
如在美国市场,在TPP谈判前景激励下,越南纺织服装业发展迅速;在欧盟市场,柬埔寨、缅甸、孟加拉由于是最不发达国家,对欧出口享受免税优惠安排;在日本市场,受益于日本—东盟FTA,东盟对日本出口有条件享受免税优惠政策,此外,日本也对孟加拉等最不发达国家给予免关税待遇。
苦练内功
苦练内功
“我们无法改变世界,唯有让自己变得更强。”张新民说,“从企业角度讲,要积极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当前,纺织服装行业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整合,正在逐步完成优胜劣汰。许多企业加大了对尖端设备的投入和升级改造,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通过改变增长模式,从以往注重数量的粗放型增长向注重质量和效益的集约型增长转变。”
要想方设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注重服务和产品的差异化,培育竞争新优势。张新民表示,纺织服装企业应通过调整产品结构、贸易模式创新、提高产品设计研发能力、培育自有品牌、建立国际市场营销网络等手段提升在产品价值链中的地位,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我们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应积极稳妥地推进‘走出去’战略。随着中国各项成本的不断提高和劳动力数量的减少,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更加积极地进行海外投资,合理配置全球资源,进行全球化布局。”张新民对记者说,“许多企业在东盟国家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在发达国家建立研发和配送中心,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协定的关税优惠政策和海外成本优势,力求在全球化过程中获得最大收益。”
要想方设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注重服务和产品的差异化,培育竞争新优势。张新民表示,纺织服装企业应通过调整产品结构、贸易模式创新、提高产品设计研发能力、培育自有品牌、建立国际市场营销网络等手段提升在产品价值链中的地位,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我们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应积极稳妥地推进‘走出去’战略。随着中国各项成本的不断提高和劳动力数量的减少,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更加积极地进行海外投资,合理配置全球资源,进行全球化布局。”张新民对记者说,“许多企业在东盟国家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在发达国家建立研发和配送中心,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协定的关税优惠政策和海外成本优势,力求在全球化过程中获得最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