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大省纺企一线职工能挣多少钱? 这份报告说透了
2019-03-22 来源: 点击:1489
近年来,纺织产业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招工难、留人难;二是一些企业因劳动用工等原因,选择“走出去”到中西部地区、东南亚或非洲等投资办厂。
2018年,江苏省财贸轻纺工会联合省纺织工业协会,从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工资问题入手,选择纺织行业代表性强、覆盖面广的运转工、缝纫工、保全工这三个工种,对全省1000名纺织一线职工开展了收入状况连续跟踪抽样调查。
江苏省纺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约占全国的1/5,外贸出口全国第三,约占全国的1/6,总量居全国第一。全省现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7000多家,从业人员300多万。
这些宝贵的数据,折射出职工收入与招工难、留人难等问题的内在联系,为行业、企业进一步促进职工体面劳动,推动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依据与参考。
工资水平和增幅低于省平均水平
八成职工表示无岗位晋升
调研显示,样本职工工资水平低、增幅小。根据省统计局的资料,2017年,江苏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为78267元、49345元,同比增长9.4%、 4.6%。纺织职工应发工资48351元,增长0.9%,工资水平和增幅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职工岗位晋升停滞、薪酬调整频次较低。2017年整体薪酬调整频次主要是一年一调,平均调整幅度是5.6%,另有四成职工表示不清楚或工资未调整,整体职工对薪酬情况的知晓度较低。近两年,有八成职工表示无岗位晋升,比2017年调查数据提高5.9%。
职工加班现象普遍,同比2017年加班时长减少。2018年, 74.4%的职工表示有加班现象,平均每周加班7.4小时,比2017年调查数据减少1.5小时。加班职工中有74.6%的职工所在企业以发放加班工资为主,其中近六成职工表示加班工资是按照国家标准计算,比2017年调查数据增加9.7%。
职工基本能及时收到足额工资。2018年有95%的职工收到企业及时足额发放的工资。按照企业类型,国有企业和外商、港澳台商合资/独资的企业基本及时足额发放工资,私营企业有7.6%的职工表示出现足额不及时或及时不足额的现象。
纺织企业工会覆盖率高,基本做到员工关怀。有九成以上的职工所在企业有工会组织,其中九成职工表示工会开展节日发放慰问礼品、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和活动,有丰富员工生活等关怀措施。
职工队伍年龄老化、年轻人从业意愿低。因纺织行业工作环境噪音大、粉尘多、湿度大、劳动强度大,工作两三班倒,工作内容单一繁琐,行业整体薪酬和保障水平低,难于实现自我价值等,造成年轻人对行业望而却步,一些企业职工队伍出现年龄断层,后继无人现象。
“机器换人”现象较普遍。国有企业和外商、港澳台商合资/独资企业均有五成以上职工表示企业出现机器换人现象。替代的主要是细纱工、络筒工和缝纫工。被替换下的职工主要是转其他工种或操作及管理新机器设备。
切实为纺织企业减负
建立技术工人薪酬激励导向机制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调研报告指出,首先要切实为纺织企业减负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江苏省不少纺织企业近几年都处于盈亏边缘,“投资技改是找死,不技改是等死”。因此,要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另外,除海澜之家、波士顿等少数品牌外,江苏省纺织产业也存在“只有高原没有高地”的现象,要加大地方自主品牌扶持力度,引导更多中小纺织企业由贴牌加工向自主研发转型,增加产品附加值。
其次,要建立技术工人薪酬激励导向机制。要按照技高者多得的要求,建立科学的技能导向激励机制,工资收入要向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倾斜,采取技术分红、股权激励等市场化手段,引导职工确立“长本领”就是“涨工资”的理念。要改变拼人力、拼加班加点等做法,加大职工在职培训力度,以建设知识性、技术型、创新型职工队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此外,要建立行业职工工资宏观引领机制。各级行业工会和协会,要通过样本跟踪调研,定期发布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工种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为推进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提供宏观决策依据,同时根据企业经济效益情况,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等,推进企业工会、行政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从源头构建职工工资合理增长的协商共诀机制。
调研回答四大问题
问题一:纺织职工收入怎么样?
江苏省纺织行业样本职工在2017年全年平均应发工资48351元,比去年调查的2016年数据增长4%,实发工资42973元,比去年调查的2016年调查数据增长0.9%,涨幅较小。
2017年苏南地区的纺织行业职工平均实发工资最高,为46775元,是苏中地区(41090元)的1.1倍,是苏北地区(37750元)的1.2倍。对比2016年调查数据,苏北职工工资增长5个百分点,苏南下滑2.2%,苏中下滑3.5%。
国有企业和外商、港澳台商合资/独资企业的样本职工平均实发工资均在45000元以上,私营企业为41758元。
缝纫工的平均实发工资最高,为45680元,其次是保全工。粗砂工(运转工)的工资最低,占缝纫工平均实发工资的80%。
样本职工工资与学历大致呈正比关系,初中及以下平均实发工资最低,学历越高,平均实发工资逐步提高。
从业时间不足10年的样本职工,整体实发工资与从业时间基本呈正相关,从业5-10年的职工工资达到最高,为44546元。而从业时间达10年及以上的样本职工,实发工资略有下滑。
平均实发工资与年龄段大致呈倒U型分布,31-40岁的职工平均实发工资较高,为44528元,41-50岁和51-60岁职工平均实发工资依次下降。
问题二:保险缴纳情况怎么样?
社会保险:江苏省纺织企业为职工缴“五险一金”占比为52.9%。苏南地区企业缴纳的“五险一金”比例最高,为57.7%,高于苏北地区8.2%,苏中地区11.5%。缴纳保险的样本职工中,有五成以上的职工所在纺织企业是按社保缴费基数下限的标准为职工缴纳保险。
住房公积金:有54.6%的样本职工所在企业为其缴存住房公积金。在享受住房公积金的职工中,省内平均按照职工工资的8.4%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
其他保险:纺织行业有34.4%的样本职工所在企业为职工办理了其他社会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在所有其他保险中占比最大,为21.3%。国有企业中有58%的职工表示企业为其办理其他保险,高于私营企业和外商、港澳台商合资/独资企业。
职工津补贴或福利:企业给员工发放的津补贴或福利中,有97.7%的职工表示有相关的补贴。在发放的福利中,免费用餐或用餐补贴和高温津贴占比较高,在七成以上;其次工作服、员工体检、员工职业技能培训、加班津贴、节日、生日慰问品或礼金和免费住宿或住房补贴,占比均达五成以上。
问题三:劳动合同签订规范吗?
签订率:江苏省纺织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为99.5%。有94.3%职工是与本企业签订劳动合同;3.5%职工是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主要集中在苏中地区,占比达近七成。
合同期限:有34.6%的职工表示无固定期限;64.5%的职工是与企业约定具体期限,0.9%的职工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分地区看,苏中地区无固定期限的占比为39%,高于苏南和苏北地区。
合同中的报酬约定:整体有24.3%的职工没有具体约定,22.7%的职工约定底薪、绩效奖金、提成、年终奖等详细的工资制度。国有企业有五成职工表示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只约定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外商、港澳台商合资/独资企业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主要是约定底薪、绩效奖金、提成、年终奖等详细的工资制度,占四成以上。私营企业有近三成职工表示签订的合同没有关于劳动报酬数额的具体约定。
问题四:工资集体协商普及了吗?
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覆盖面:有40.7%的职工表示所在企业开展过工资集体协商。外商、港澳台商合资/独资的企业中有57%的职工表示有开展过工资集体协商,占比最高,约是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1.6倍。国有企业有近四成职工表示未开展过,私营企业有近四成职工表示不清楚。
工资集体合同效果评价:样本职工中有51.5%的职工表示不清楚工资集体协商开展的效果,有36.4%的职工表示员工的工资按照集体合同的规定有所增长。外商、港澳台商合资/独资企业的工资集体协商作用较国有和私营企业更明显,外商、港澳台商合资/独资的企业中有两成职工表示工资增长超出集体合同的规定,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超过半数的职工表示不清楚。